虽然田畴同意归顺有前提条件,但是那条件对公孙续来说有同没有差不多。
不说其他,“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就深深烙印在他心中,所以,就算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发展,他也不会做出田畴口中所说的违背本心的事。
见公孙续同意的如此干脆,田畴心中也不再犹豫,于是,二人趁热打铁对辽西郡和辽东属国的形势进行了分析。
出乎他意料的是,之前在易县得到的消息是辽西郡乌桓首领蹋顿大约有七千人马、辽东属国的乌桓首领苏仆延大约两千人马。但此刻从田畴口中得知蹋顿的人马远远不止七千,居然接近翻倍达到了一万三。
这令公孙续大为疑惑,就算之前他们的情报有误,也不可能相差这么多,经田畴解释后才明白,原来蹋顿的人马增多的原因有二:
一是蹋顿有武勇智略,吸引了许多散落在幽州各地的乌桓小部落投靠。
二是蹋顿将他在北方塞外的族人带了一部分过来。
蹋顿的兵力打了公孙续一个措手不及,不过他也在心中感叹,幸好提前知晓了蹋顿的情况,不然交战时怕是要吃大亏。
因为他在易县与凌慎商议时,约定的是易县一旦得到田畴归顺的消息,便迅速派遣一支四千人的骑兵赶往徐无山,如此一来,加上田畴的五千人,他们的总人数是要多于蹋顿的。
但现在来看,若是只派四千人,恐怕不够。毕竟蹋顿的人马长居塞外,估计全部都是骑兵,而田畴的五千人中能有三千骑兵就不错了,一对比,双方的人数还是有些差距。
公孙续稍作思量,便决定让斥候回去通知凌慎,让他将易县的骑兵全部带过来。
即便如此,他心中还是有些担心,因为易县总共就只有七千骑兵,就算全部派来,他们的人数还是处于劣势。
想到这儿,他暗下决心,回去之后一定要大力发展骑兵,不仅仅是为了对付乌桓、鲜卑等胡人。
因为他想到曹操手底下也有一只闻名天下的骑兵——虎豹骑,既然要争天下,将来肯定要与这支骑兵对上,所以,这也算未雨绸缪了。
想到此处,公孙续对田畴说:“子泰,现在我要下山一躺,叫人回去通知骑兵过来,你也不要闲着,可先派人去打探蹋顿近期的动向,便于我们之后制定作战计划。
同时,也要开始整顿你的人马,让他们进入备战状态,一旦我的人到来,我们便出兵讨伐辽西郡。”
田畴对于公孙续的安排没有异议,说道:“公子放心,我马上派人去辽西郡摸清楚蹋顿的动向以及他们的兵力分布。至于我的人,公子更不必担心,他们随时能够出战。”
见此,公孙续不再犹豫,就匆忙下山去了。
来到山下,他将要交代的事情给斥候说清楚之后,为了以防万一,便吩咐他们分开回易县。然后,他又返回了山中。
……
次日早晨,公孙续很早就醒来了,不是自然醒的,是被田畴叫醒的,原因是他的人发现山底下多了一支几千人的骑兵部队,看其态势,竟是要往他们这儿来。
这可把公孙续惊了一跳,难道是来对付田畴的,可是将自己的猜测说给田畴听后,他表示不可能。
于是,两人一边猜测这支骑兵的来历,一边向山下而去,想要一探究竟。
他们带的人不多,除了田休外,田畴也只带了几名亲卫,这样也是为了隐藏行踪。此时他们不知来军是敌是友,还是隐蔽些好。
来到山下,他们并没有走大路,而是靠着树丛慢慢靠近那支队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