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边区兵工厂虽然条件不咋滴,但是各地的兵工厂也是在琢磨着制造枪械。
晋冀豫根据地在生产五五式和八一式步枪之前,从1939年到40年间也生产改进的中正式。在北方打造枪很正常,不过精度和耐用性就成问题了,打个10几发子弹就不能用了。
一直以来,八路军各根据地都想办法弄来机械造枪,抗日时华东某镇自近代起以铁器闻名,后来更因造枪而引起各方重视......新四军缺轻机枪,正宗的ZB26,被铁匠仿造出来。
现在太行山边区兵工厂正在仿造日耳曼帝国的毛瑟98K步枪研制自己的“54式”步枪。
Kar98k毛瑟步枪重量约为4公斤,使用7.92×57mm口径尖弹头,有效射程500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耳曼帝国军队装备的制式步枪,从1935年开始服役,是纳粹德军的制式步枪,也是二战期间产量最多的轻武器之一。
20世纪30年代,日耳曼帝国重整军备,被日耳曼帝国国防军选作为制式步枪,并正式投产,大量原有的Kar98b和Gew.98步枪被送到工厂改装成Kar98k毛瑟步枪作为日耳曼帝国陆军的主力步枪,一直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间经过多次设计更改,大多是为了易于生产。
仿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军工底子十分薄弱的八路军,问题可不少。
苏文在赵天明的带领下来到了枪械研究所。
与其所是研究所,其实就是几间相对较好的小平房。
此时。
几个比较年长的研究人员、枪械人员、老军工人正在看着一堆毛瑟98步枪的零件,讨论如何仿制54式步枪。
看到苏文和赵天明来了,其中一个为首的中年男子迎了来,道:“赵厂长,你来了?”
“这一位就是归国的高材生苏文同志吧!”
“你好,我是枪械研究所的负责人陈政!”
赵天明:“陈工,这位是苏文同志了......小苏,老总说你在毛熊就是研究枪械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