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神经系统中的肽类激素有哪些?

梦: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末梢可分泌肽类物质,兼具神经递质和激素双重功能。中枢神经肽包括:内源性阿片肽、催产素、升水素、神经肽 Y;外周神经肽包括: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强:内源性阿片肽具体是什么?

梦:内源性阿片肽是人体自身合成的一类具有类似阿片类药物作用的肽类物质,通过结合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发挥生理功能。意识对僵尸器机的精神管理是执行“贡献值和罪恶值”的双轨制,精神也是分五行的,土属性的精神属于奖励的贡献值,水属性的精神属于惩罚性的罪恶值,内源性阿片肽为水性。在神经控制中获得少量内源性阿片肽则僵尸获得幸福,缺失则很痛苦,大量拥有则触发惩罚机制。内源性阿片肽通过结合μ、δ、κ三种阿片受体抑制痛觉信号传递,起到镇痛、情绪调节、应激反应和免疫应答的作用。内源性阿片肽包括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

强:内源性阿片肽是如何镇痛的?

梦:疼痛的神经原理是一个动态的 “感知-处理-调控” 网络,首先外周伤害性刺激激活感受器,其次脊髓初步处理并上传信号,然后大脑皮层整合感觉、情感和认知,最后产生内源性镇痛系统的负反馈调节。内源性阿片肽能阻断痛觉信号在脊髓和大脑中的传递,是人体天然的 “止痛系统”。

强: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的异同点是什么?

梦:三种既是激素,也是神经递质,均由前体蛋白经酶解生成,通过结合阿片受体发挥作用,抑制神经元兴奋性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起到镇痛作用。内啡肽分布于下丘脑、垂体、边缘系统,由前阿黑皮素裂解生成,作用于μ 受体,产生强效镇痛和欣快感,持续时间较长达几十分钟。脑啡肽主要分布于大脑皮层、纹状体、脊髓背角、胃肠道等区域,作用于δ 受体,抑制慢性疼痛和抑郁,作用时间短,只有几分钟。强啡肽主要分布于下丘脑、杏仁核、脊髓、肾上腺等处,作用于κ 受体,应激状态下快速激活镇痛,参与

强:心血管系统的肽类激素有哪些?

梦:心血管系统的肽类激素,有心脏分泌的心房钠尿肽、脑钠尿肽,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C型钠尿肽、内皮素、 缓激肽。心房钠尿肽在心房扩张时分泌增加,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起到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脑钠尿肽在心室负荷增加时分泌,通过利尿、扩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抑制降水素和和交感神经活性,逆转心室重构。C型钠尿肽由血管内皮细胞、脑、软骨等分泌,以局部作用为主,松弛血管平滑肌,参与血管稳态调节,调节软骨生长和骨代谢。内皮素能强效缩血管,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参与血管重塑,增强心肌收缩力,作用持久,但过度激活可导致心肌损伤。缓激肽由血浆激肽原水解而成,强烈扩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刺激内皮细胞释放 NO 和前列环素,并有致痛作用,还能刺激神经末梢引发急性疼痛。另外,血管内还有由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能作用于血管,强烈缩血管,升高血压,并激活降水素,形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强:脂肪组织的肽类激素有哪些?

梦: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存器官,还具有活跃的内分泌功能,能分泌多种肽类激素,包括瘦素、脂联素、抵抗素、内脏脂肪素,参与调节调节食欲、能量代谢、胰岛素敏感性、炎症反应及心血管功能。瘦素作用于下丘脑弓状核的瘦素受体,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能调节生殖轴、骨代谢和应激反应,还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脂肪氧化分解和炎症调控。脂联素参与代谢调节和抗炎作用,可以能增强骨骼肌、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抑制糖异生,降低血糖,并抑制巨噬细胞向脂肪组织浸润,减少促炎因子,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抵抗素抑制胰岛素信号传导,升高血糖,同时促进单核细胞黏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炎症反应,还能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内脏脂肪素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促进葡萄糖摄取,参与肥胖相关慢性炎症,还能增加NAD+水平,改善内皮功能,保护心血管。

强:免疫系统的肽类激素有哪些?

梦:免疫系统的肽类激素为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趋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虽然属于免疫信号分子,但部分具有激素样作用,参与免疫应答的调控、炎症反应和细胞间通讯。白细胞介素由白细胞分泌的一类激素,参与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活化及炎症反应。干扰素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肽类因子。趋化因子是一类小分子肽类,特异性趋化免疫细胞定向迁移至炎症或损伤部位,参与免疫监视和炎症反应。肿瘤坏死因子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主要参与炎症和免疫调节。

强:是不是还有调控免疫系统的肽类激素?

梦:是的。肽类激素是 “跨界信号分子”,有胸腺肽、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具有调节免疫细胞发育与分化的功能;有内啡肽、血管活性肠肽和生长抑素,具有调控免疫细胞活性与炎症反应的作用;还有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催产素,能连接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形成复杂调控网络;以及胸腺肽和抗菌肽,参与免疫监视与抗肿瘤免疫。其中胸腺细胞分泌的胸腺肽,可以调节免疫细胞发育与分化;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能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由下丘脑、免疫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能抑制细胞因子分泌,下调免疫应答,减轻炎症和过敏反应。

强:您讲过胸腺是免疫细胞的培训学校,胸腺肽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梦:胸腺通过分泌多种肽类激素,构建了复杂的免疫调控网络,核心功能是驱动T细胞的 “教育” 与成熟,并通过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交互作用维持机体稳态。胸腺肽能增强树突状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还能上调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肽类激素的种类非常多,共同点事肽类激素的分子量较小,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和特异性,能精准调控细胞功能,维持代谢活动的稳态。

强:内分泌器官分泌的长效激素,与腺细胞分泌的短效激素,都需要灭活吗?

梦:长效激素存在时间较长,在其发挥作用后需要在肝脏灭活,否则激素累加会影响代谢平衡。而短效激素代谢速度快,很快在肝脏和肾脏中通过酶的作用分解为氨基酸,然后排出体外。

强:肝脏是如何灭活激素的?

梦:肝脏针对不同激素的类型,采用不同的灭活方式。肝脏通过复杂的酶系统对甾体、肽类、氨基酸衍生物等激素进行灭活,是维持内分泌稳态的核心环节。对于甾体激素的灭活分为两类,一是在细胞色素酶的作用下,主要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的方式改变激素结构来灭活,二是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共轭物,经胆汁或尿液排出。在肝脏灭活的甾体激素代表是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灭活需肝脏多次代谢,过程较慢,但其灭活效率直接影响水盐代谢、生殖功能等。对于肽类激素,肝细胞表面及胞内的肽酶直接水解肽链,生成氨基酸或无活性片段。肝脏灭活的肽类激素代表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灭活速度快,需依赖肝脏持续清除以避免蓄积。对于氨基酸衍生物激素,代表是甲状腺激素、儿茶酚胺类激素(肾上腺素),在肝细胞内甲状腺激素通过脱碘灭活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灭活;儿茶酚胺类激素经单胺氧化、去甲基改变激素结构灭活,随尿液排出。

强:如果肝脏损伤,激素灭活障碍会引发什么后果?

梦:肝脏是人体内激素灭活的核心器官,其功能障碍会导致多种激素在体内蓄积或代谢异常,进而引发多系统的失衡,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心血管与循环系统异常、消化系统障碍、神经系统并发症、生殖与骨骼系统衰退、免疫系统异常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肝脏激素灭活障碍的本质是全身内分泌网络崩溃,通过 “激素蓄积→器官损伤→系统连锁反应” 机制引发多维度病理改变。

强:影响肝脏激素灭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梦:睡眠。睡眠对激素灭活的影响是多维度的,睡眠通过调节肝脏代谢酶节律、影响神经内分泌平衡、维持肝细胞功能三个层面,直接或间接调控激素灭活过程。短期睡眠不足可引发可逆性激素波动,长期睡眠障碍则可能导致肝脏器质性损伤和激素灭活能力持续下降,增加代谢综合征、肝病进展风险。如果长期熬夜,就会导致褪黑素短缺,进而影响各种酶的不足,肝工厂合成蛋白质的产量下降,蛋白质是酶的原料,蛋白质不足使酶的补充更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强:恶性循环的后果是什么?

梦:酶的缺乏导致代谢降低,蛋白质的合成能力不足,原本用于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肝糖)就会挤压,肝糖的正常存储方式是用蛋白质包装压缩形成肝糖原,蛋白质不足就没办法打包了,肝糖库存压力骤增,仓库管理员(肝星型细胞)只能将肝糖转化成脂肪存储来节约空间。长此以往得不到缓解,肝星型细胞存储的脂肪越来越多,就形成脂肪肝,僵尸开始发胖。肝糖原不足,平衡血糖的能力就会降低,使胖子更容易低血糖和饥饿,饥饿促使食欲增加,过多进食又导致更加肥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